文/德鲁伊
中国是个讲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地儿。当然,批评为主,自我批评为辅。于是乎,擅于认错是个必备技能。我估计,大部分人,一定认同,“我要是不擅于认错,都活不到今天。”
但形势似乎在逆转,物极必反么。现如今,人最见不得反思券多到随时往外冒的人;最能得到共鸣的是,这一切都是外部环境的错。原生家庭的、青少年时代的、学校的、朋友的、社会的……
你说,反正都找到背锅的了,该心情愉悦、身心康健了吧。不,你是不是活得更痛苦了。为什么这样?!过去最烦的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一刻,充满了力量。错都是别人的,别人不改,是不是自己就活该倒霉?宿命就宿命吧?有错,自己还能改,都是别人的错了,你还是活得很凄惨。
博尔赫斯说,时间并不是由现在流向未来,而是由将来流向我们。原来,我们一辈子,不是顺流而下,而是朔流而上。这是你走向我、还是我走向你的问题,很无聊。咱简单的说吧,积极点的话是:是你自己让未来变成了过去;消极点的话是:未来就是未来,在那里,安静的向你走来。
魏晋范缜,擅长灭神,“人生好比这棵树上的花,有些花瓣随风落到厅堂,落在席上,坐垫上;有些吹进厕所,落到茅坑里。”道理浅显,不是咱不懂,是咱觉得为啥我落到茅坑里了?
有个词儿“业”,Karma:决定现在状态的,过去的力量。迅哥儿,已经把这玩意儿升华到国民性了,“一国文明之消长,以种业为因依,其由来者远。”古代哲学的现代诠释,有意思的紧。
既然业力如此巨大,命运的齿轮就不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动的问题,而是你选择了自主驾驶,却以为命运在自动驾驶罢了。因果循环,业力难消,就这你还不停的种业造障,是不是你最真实的写照?
按照痛苦程度排名,战争创伤、自然灾害创伤总是排在前边的。但是如今承平日久,你大多数的创伤都来自于内心及周遭情境。现代心理学么,总会找到你如今这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凭空取不了物的。但原因找到了,你却更痛苦了。
你改变不了家庭,改变不了过去,青春永远是回不去的。就算吵个架,吵输了,回去窝火想当时应该这么这么吵,你都无法平复、辗转反侧。下次吵,继续输,又是个大腿拍青的结局。
你什么错都没有,但就是如今这般模样。到底什么才是你的错?生而为人本身就是个错,于是你就将错就错?还是,在将一切错误推给家庭、童年、青少年、社会后,自己做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你能改变的,才是未来能给你的惊喜种下的“业”。否则,不管是你的逃避,还是你的刻意反其道,宿命给你的一切都会似曾相识,大差不差。被背叛的一直被背叛,被欺骗的一直活在骗局里,被伤害的把痛苦当做了家常便饭……
突然,觉得中庸博大精深。前几日还在聊,家风是什么,其实是中庸之道,保证家族传承里,虽有起伏,但不至于在极端里反复跳跃。
年轻时,觉得中庸真的算文化原罪。倒是这几年,或许是经历或许是年龄,起起伏伏之间,感觉中庸之道反而更有力量。当然,人生起起落落,常态。也可能你的人生就是落落落落,认命吧。

左岸记:真是自己错了,找借口安慰自己,当时心里是好受了,但错误不会被掩埋。就像怪命运不好的人命运并不会变好,人只有真正学会解决问题才会得到成长,才能改变继续犯错的轨迹。当然了,也不是要你把所有的错都归因在自己身上,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要有智慧分辨人世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