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利的投稿。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优秀的人必定是孤独的。因为和这个世界某一既定的人群格格不入,其实就是所谓的不屑吧!但又并不是不和身边的人交往,而是不会过多的交流,因为不在一个世界,太多的交流是没有意义及价值的。你不懂我说的,我也不懂你说的,就好比一个地球人和火星人对话一般。如果这样,还不如什么都不讲,节约彼此的时间。
这篇文章的灵感是苹果给我的,她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人,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目标。她的语言很有穿透力,能轻而易举地直达你的心脏。每次和她打电话之后都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人生来孤独,因而也惧怕孤独,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坦然的面对孤独。多数的人是在寻找孤独与群居之间的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靠什么来掌握呢?靠心,心觉得孤独 了,才想去平衡一下,但本质上还是惧怕孤独。金庸小说里的不少武林高手有不少是喜欢孤独的,也在孤独中创造了不少精湛武学。例如张三丰,闭关思考,悟出以 柔克刚的太极拳与太极剑,终成一代宗师。当一个人真正孤独地面对自己,开始思考时,这个人就开始成熟了,才有了创造的可能性。
各种励志书籍都在鼓励人去交往,去建立关系,但很少有书叫人去孤独,这也是我不喜欢看励志书的原因。强调行动力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没有经过孤独思考的行动力是不是值得去学习呢?
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把时间耗费在虚拟世界中,总认为现实很残酷,高房价,高物价,关系,似乎有很多东西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另寻寄托,网吧,酒精,无限娱乐……渐渐地,这些东西变成了生活的主流。后来,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泡吧的人倒成了“国宝”。这时代,无数的复制品,无数的盗版,无数的水货,无数的病菌,无数的劣质食品,无数的不好的东西,正在扩散,我害怕,有一天,他们终会战胜那些美好的东西。
现在的人类在慢慢被平庸化。女生,整天就聊点偶像泡沫剧,讨论一下超女快男,或者就是打开电脑网购一下看有什么漂亮的裙子衣服之类的。走在街上的男男女女,我也感受不到他们的青春与活力。是被厚厚的化妆品所遮盖,还是我们已经开始糜烂?电脑取代书本,电脑取代信件,电脑取代风景。不再看书,不再写信,不再旅行。却整天整天地坐在电脑旁,看一些庸俗至极的书籍,qq,msn,看图片......怎么会这样?女生究竟该以何种状态存在?女强人?家庭主妇?不晓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我不相信有什么所谓的女强人,至少在我认识的还有听说的女性中,没有一个。即使她们的气场很强,但在熟人面前,或是她们独处的时候,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我也相信没有一个男的真的希望一个女生很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多多少少还是希望女生能够娇小可爱,温柔可人一点的。
我很欣赏《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知书达礼,举止优雅,大气,聪明,几乎集合了所有女性的优点。我也很赞同曾老先生的观点:“生女当如姚木兰。”在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为她那样的人是不容易的,有太多的压制和社会规则。很多现象都是不合理的,但因为我们见得多了,就见怪不怪,觉得很正常了,久而久之,如果这些不合理不存在的话,我们反倒觉得不正常了。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向这个世界屈服,人总该有点“反叛精神”的,也该有自己的一些原则和追求。找到自己喜欢的偶像,可以是身边的人,可以是明星,可以是名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最好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自己喜欢的偶像慢慢地在变,那是因为你在成长,在进步,在一步一步地向完美靠近。
优秀诞生了思考,思考又常与孤独为伴。 看一个人优秀不优秀,我觉得其实只要看他在孤独的时候是在做什么,是手无足措,还是镇定自若?是折腾还是享受?优秀的人往往在自己的心中有那么一段或几段孤独的时光,可能并不愿意再去重复,但却愿意让那种回忆停留在记忆的某一处,不轻易说,但却是自信的根基。我自信,因为我孤独过。
(左岸记:我们已经承认了“孤独”和“优秀”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伴侣,孤独是能直接跟自己的内心对话,优秀是一个成长的纵向指标,孤独不需要到处证明,他是在人们面对迷失时转向人生思考的一种形态,而优秀只是想通了、明白了、做到了之后自然的结果。)
“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我不够孤独,也不够庸俗、、、
@穗 @穗, 那这是一种灰色的地带,等待你证明的色彩。
@穗 @穗, 叔本华一定对演绎推理很熟,借此来讽刺我们不是人:)
@sly61 @sly61,
叔本华本身是一个悲观主义很严重的人,说话太过于武断。人人生而孤独,确实如你所说,叔本华说,大家要么庸俗,要么不是人!
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把时间耗费在虚拟世界中,总认为现实很残酷,高房价,高物价,关系,似乎有很多东西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另寻寄托,网吧,酒精,无限娱乐……渐渐地,这些东西变成了生活的主流。后来,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泡吧的人倒成了“国宝”。这时代,无数的复制品,无数的盗版,无数的水货,无数的病菌,无数的劣质食品,无数的不好的东西,正在扩散,我害怕,有一天,他们终会战胜那些美好的东西。
…
上面这段话太有立意了,于是我想起了一个段子:
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假充着君子,思谋着裙子,总划着圈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常装着孙子。——人活得太累的十个原因
@爱左岸 @爱左岸, 呵呵
看到这篇文章,突然想起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经常上网的人,他们,应该也挺孤独的吧。
刚刚孤独不想过来办公室加班,看了这篇东西…自己一人还是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
@晓光 @晓光, 呵呵
正处在灰色的孤独中…陪伴我的只有书和学习资料,看了左大哥的文章深有感触,想起有个师兄对我说过:“男人是在寂寞中成长的。”
做自己喜欢的、认为对的事,沉下心,周围就安静了,感受着只有自己才体会的进步的开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也就无所谓孤独了。
@书生 @书生,沉下心,安静,自己喜欢,认为对,……这样的机会有多少呢?
@sly61 @sly61, 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应该做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回归纯粹与简单,周围的聒躁自然就少了,也就沉下去了。机会?只是一种心态。
我正常得有点不正常了。
想起朋友说的话,你有资格说你孤独吗?你配吗?爱因斯坦才算是真正的孤独。
@清水百合 @清水百合, 一个人孤不孤独 只有他自己知道 子非鱼
有时候这种文章很容易被不够优秀也不善交际的人当成安慰剂使用。
@aadobcc @aadobcc, 正解。的确。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认证。能自己判断一些事情。而不是听信一些文章。他人的观点去判断一些事物。
@乱世一飘零 @乱世一飘零, 相当同意!
写的不错。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一直奉行这个理念,
人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的内心!
人生就是在和自己战斗。自己的心战斗。自己的习惯战斗。
现在的人缺乏的就是独处的能力 似乎只有在一起才不孤独不无聊 可是感觉还是需要独处才能恢复精力 才能把事情想清楚 才能成长啊
终于发言了,把这篇给择抄下来了.
看一个人优秀不优秀,我觉得其实只要看他在孤独的时候是在做什么,是手无足措,还是镇定自若?是折腾还是享受?
我不够优秀,惧怕孤独又享受孤独
生不孤独,活不庸俗……
文章更强调独立这个概念……
楼上的有说到 这篇文章或许成为那些孤独人的安慰贴,我认为文章真正要强调的是 独立思考,独立的的品质,而不是要我们孤单不合群!
发言完毕!
@左岸草 @左岸草, 精彩
我对 “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句话不敢认同。
我觉得把独处/独立思考与孤独混为一谈了。大多数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但我觉得这种状态就跟情绪有周期性一样。
有些东西庸俗不庸俗倒觉得不必看得那么严重,生活总需要调剂的嘛
@qf @qf, 恩,要么要么的东西,都是二元的,发二!
也许旁观者看到是一个所谓的“孤独者”,其实“孤独者”正在在享受这种孤独,孤不孤独只有他自己清楚!当孤单成为一种习惯狂欢便成为负担!其实根本没时间体会孤独时光已飞快流过!孤独庸俗两极端!
确实,有时候不得不不与之为伍,一个人生活,思考
世界上庸俗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
其实人们大都把孤独看得太可怕了。有时候孤独挺好的,那是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没什么打扰你。其实那个时候往往是思想最自由的时候。我个人很享受那段时间。
死也评不上活也评不上死活评不上,没显示,不管了,继续。文中的孤独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内心的一种坚定信念、独立思考吧!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某人是他们眼中所谓的“孤独者”,子非鱼,人家那是在享受!话说当孤单成为一种习惯狂欢便成为负担!其实根本没来的及体会或没体会到那种别人眼中所谓的“孤独”时间早已飞快地流过,不要跑啊不要跑抓紧了缔造优秀!
@书的味道 @书的味道, 当然评得上,只是有时需要一些缓存时间。
孤=自己,独=独处,人怎么可能因为没有自己独处的思考、创造而成就自己梦想呢?
@左岸 @左岸,咦!怎么又评的上看来是要等待缓存的时间,单独看左岸老师说的我是领会了,可我说的好像应该不是您所说的那样吧,咋会这样,悲剧。。。不过领会精神要紧
我想我也在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我遇到了跟我有同样感觉的人。
这几天,左岸连发好文,让我这个只能用手机上网的人有些许安慰,两年来,一直都处在有左岸陪伴的孤独中,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但我要好好谢谢左岸,正是你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给了我精神的力量,让我成长,渐渐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努力做好自己。。在孤独中坚强,渐渐成为一个不抽,不喝,不打牌,不泡吧的不入流者!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然后喜欢自己,喜欢与人分享你的智慧。
不用庸俗,只能孤独!
当一个人真正孤独地面对自己,开始思考时,这个人就开始成熟了,才有了创造的可能性
很精彩
很同意楼上的看法,不认同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句话···
对于这篇文章 我颇有好感
有时候感觉孤独,因为书看多了,想的是真理,而不是从众心理,,会和大众脱离,别人会说你格入, 呵呵 ,也挺无奈的。
我也知道,优秀的人还应该掌握如何在两者之间,平衡!
@二林 @二林, 如果从动态的发展来看,偶尔的格不入,是会成就后来的万格得入,因为想通了,明白了,也知道怎么做,这种孤独是指兼容并蓄的思索达成豁达行事风格。
“孤独”有人认为不与别人交流是孤独,有人认为没有人和自己智商处于同一水平是孤独,有人认为孤独是一种坚定信念,有人认为孤独是一种独立思考。可我觉得叔本华说的主旨是让我们不要庸俗,而作者的主旨是让我们“优秀”,可为什么我们就和“
孤独”死磕上了呢?
@sly61 @sly61, 对啊。这种人生应有的常态即不必避讳,也不必宣扬,只需淡然面对,给自己一个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时空,人必有所精进。
孤独,独立思考!更需要在思想的碰撞中撞出睿智的火花!团体的力量才是个人能力的升华!
孤独的理解千百变化。
但孤独的最终是个个人与环境的容融,孤独无罪甚至是个必然,但孤独不是勋章。
喜悦的孤独还好,万古寂寞的孤独也有点过于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