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出生就沦陷了,沦陷在了各种各样的规则当中,情场的、职场的、商场的、官场的……面对生命的幻境,每个人在清醒的时候都想挣脱,每用力挣扎一下,反而 是陷得越深!无形的,有形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尽是规则!人一生下来就沦陷了,沦陷在了各种各样的规则之下!然,规则是双向的,就看我们处在规则的哪一层。
一起来体验一下规则的风暴吧!
xdash的大作,原文:在规则内犯规
现代物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熵(entropy),大致是指体系的混乱程度。人们发现,自然界发 生的一切自动的过程,都会遵循熵增原理,即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任何一个过程的发展都会使体系的熵增大,有序性降低。自然状态下的发展演变,实际就是体系逐 渐走向混乱无序的过程。
春秋代序,时代更迭,人类社会历经数个阶段,由蛮荒走向文明,若非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规则的制定和道德体系的约 束,想必此刻已近佛教六道轮回中的修 罗界,弱肉强食,倾轧争夺,此消彼长,你死我活。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掌控于自然的规则中,同时也开辟 了属于自己的规则。大至政策法律法规、对外经贸条例,小至数学运算法则、考场严禁作弊。规则的制 定,让人们得以在同一起点平等地竞争与合作,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化,戴着镣铐翩翩起舞。
规则在规范个体行为方面具有优 势,自然在其他方面会存在劣势,那就是限制了存在的可能性。据说斯蒂芬·霍金曾经试图寻找一条被他称为“时序保护猜想 (chronology protection conjecture)”的物理规则,以驳斥和禁止时间旅行的可能性。所幸这项工作后来太监了,于是大话西游依旧经典,Star Trek 屹立不倒,科幻爱好者仍能天马行空地YY。
同时,聪明人则学会了在规则内犯规。既非明目张胆地打破前人恪守的秩序,同时又开创了 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其他人除了吹胡子干瞪眼,完全不能奈何。
在规则内犯规,大致有如下三种类型:
一是利用规则漏洞,投 机倒把,达到目的。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大抵属于此种。奸猾的商贩钻法律条文的漏洞、开恶劣 风气之先河,往往使消费者暗吃哑巴亏,又查证无门。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生动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经历的一系列躁动和不安,许多后来崛起的知名 企业,都曾有过暗流涌动的黑箱往事。牛根生毫不讳言创办蒙牛期间采用的种种非常规的野蛮生长手段。俞敏洪如今在回顾新东方成立之初满大街贴小广告遭捕时, 也将递烟陪酒喝到出血的潜规则,讲得慷慨激昂,义正言辞。
上午逛学校附近的庙会,期间抱着“走进科学百科探秘”的心情斥巨资2元进入一间 号称内有双头人、阴阳人等奇人奇事的山寨窝棚围观。进去之后发现双头人、阴阳人什么的倒是的确存在,只是跟窝棚外面的劣质PS广告图大相径庭。里面那些, 原来只是泡在福尔马林里的人类死胎。所谓双头人,阴阳人,不过双胞胎,龙凤胎而已。
类似的还有国外早期的比较广告、股票代理人挪用客户资 金、淘宝网店刷信誉等。凡此种种,大抵属为人不齿。当然也不排除巧妙地利用规则,典型的应用是 NBA里的犯规战术。一方非恶意犯规,只为争取控球权或是抢下仅剩的几秒关键时间。
此种类型的另一个有趣代表是巧妙利用游戏中的BUG。 BUG者,程序漏洞是也。程序员不经意的一个疏忽,可能造成用户无法估量的损失,但也可能带来 意外彩蛋。例如在时下流行的DotA中,使用屠夫藏身隐蔽树丛施放暗钩,有可能将对手钩入四面环树的死胡同里卡住。如果对手既没带吃树又没法传送,那很有 可能会一直在里面默默杯具着,直到整场比赛结束,这才算打完酱油。
对于电子游戏玩家,S/L大法或许更为熟悉。在游戏重要节点前预先 Save,一旦壮烈,立即Load,如此反复,直至破关。玩家本身并没有采用金手 指等改变游戏自身编码和运行方式的手段,只是借助了系统选单里最基本的功能,然而却起到了魂斗罗“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的秘籍效果。
顺便 提一句,利用秘籍进行游戏不能算是利用规则漏洞。秘籍通常是开发者在游戏制作和测试阶段用于调试的手段,在游戏封装发布后部分保留,以供玩家娱 乐,属于“正当的非正当手段”。
二是在既有规则基础上,另辟蹊径,寻求他法。
二战时诺曼底登陆开辟了除苏联战场外的第二战 场,沉重打击了法西 斯,加速了其灭亡。德黑兰会议为英美苏三方扭转不利局势、牵制正面攻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属于铁血战场的游戏伎俩,但兵不厌诈,用兵之道本身就 是逆向思维,充满犯规的过程(当然不包括杀信使、坑战俘、掐断人道救助途径这样的犯规)。
此外,原本强调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的体育比赛, 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心理战的技巧。举重选手上场前的大喝一声,拳击手登台时凌空挥拳,除为自身壮胆减 压,更意在敲山震虎,告诉对手,爷来了,你丫的等死吧。周星驰1994年有一部电影《破坏之王》,片尾手无缚鸡之力的外卖仔周星驰迎战放倒天下无敌手的 “断水流”大师兄,靠的就是(与吴孟达场下合作的)心理战术。
玩三国杀时,利用心理学技巧,通过语言试探和生理刺激,判断某人的身份,也是 一种方法。想学习的杀友都先去恶补下美剧《Lie to Me》。
在同质化严重、品种日益趋同的时代,定位、细分、长尾这些流行概念,本质 上也是一种避免正面规则较量而开辟主场优势的手段。创意行业,特别是广告行 业从业人员,则尤其强调“在规则内犯规”的打擦边球技能,否则容易陷入平庸。
三 是认识利用并间接引导和改变规则。
相较前两者,这算是比较高端和复杂的一种,实施难度较高,且成王败寇。
传统时空观认为,质量物体 坐落于xyz三维空间和t时间轴内,谨守着时空的秩序。实际上,任何质量的物体作为时空秩序的一部分,也在影响着时空,使时空发生弯曲。世间万物,莫不如 此,只要它具有质量,只是表现是否显著的差异而已。此刻身边的时空,都因你我的存在而发生了变化。我们有力量改变客观神秘 的时空规则,对于主观制定的体制性规则,则更具主观能动性。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服务,一流企业做标准。这里的标准,就是指行业的规 则。希望在市场竞争中手执牛耳的企业,通过开发优秀产品和技术标准, 成为消费者心智和工商局审批的领军企业,最终使自身标准上升为全行业需要遵守的标准,打破旧有行业格局,这就是 改变 影响(企业本身并不具有政府机构的制定标准的权利)了游戏规则,成为游戏的主人。
日剧《欺诈游戏(Liar Game)》第一季里的“少数决”游戏也堪称引导改变游戏规则的经典。女主人公在近乎绝境的情况下,被爱装逼的男主角神奇而巧妙地解围,并获得决断其他参 赛者生死的权利。具体过程不再赘述,可以参考Matrix67 的这篇文章。
最后表明立场。我支持以智力手段、为正义目的和公众利益而采取的规则内犯规行为。
遵守规则,哪怕是遵守潜规则的成本要小于打破规则。
除非打破规则的收益有三倍以上的利润,否则不要冒险。
我也觉得我没骨气,可我还活着。
@午夜兰花手札 @午夜兰花手札, 唉~这正是一动不如一静的道理,只要一动,凶吉悔吝就出来了,他们四个的机率是一人占25%,吉凶就是得失,如果悔吝的结果都是吉,正好是三倍的吉呵呵,不谋而合、不谋而合哈哈~
@sly61 @sly61, 这个“一动一静”的道理真有意思,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更具体的相关内容?
@又见楼兰 @又见楼兰, 《易经》……….
@午夜兰花手札 @午夜兰花手札, 兰花兄是个审时度势之人也!
@午夜兰花手札 @午夜兰花手札, 你说的很好啊,我觉得我就是没有充分估量到打破规则的得失,而去盲目的冒险,现在看来真是得不偿失呀。所以,我现在大多数时候又回到了谨慎的状态。
呵呵 张悟本 在规则内犯规没犯好~
@sly61 @sly61, 这场戏又该如何收场呢?
@左岸 @左岸, 补上漏洞,再找出漏洞,再完善规则,再找出漏洞……..
@sly61 @sly61, 对
@sly61 @sly61, 在不断捅漏子和补漏子的反复中,谁得利了,谁又被榨干了?
@某杯具 @某杯具, 了解与制定规则的人得利,不了解、不重视规则的人被榨干!!!
有擦边球,且有巨大利润,我也愿意去干。
lie to me记得第二季的时候和韩国的一个IRIS一起守着看,一到周末就看有没有更新。
深刻~~~~
在父规则中创建自己的子规则,除非规则不健全犯规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这是我的观点
@羽中 @羽中, 违反规则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可能的惩罚。如果你有可能且有能力通过犯规牟利,你会不会动手?你觉得同样条件下,你的竞争对手会不会动手?
@某杯具 @某杯具, 我相信那只是眼前或暂时的利益,竞争对手可以也可能比过我的现在,但它肯定比不过我的未来
@羽中 @羽中, 高风亮节,不愧为羽中!
没有不投机倒把的 规则的订立就是为了破坏规矩
博主又更新了
从另一种角度来分析,很独到。
小冰同学的作品,以前看过的。
支持下
发现自己想问题的时候大多是按照第一种方式,利用漏洞,投机取巧。以前经常会关心一些网赚,不是正规的。有点击广告,自己用软件点击;有做私彩,从想占便宜的人身上占便宜;有悬赏,做个垃圾网站,悬赏后另大家点击自己站中的广告,只用付给完成任务最多的人…现在这些方法有的依旧有效,但是终有不行的一天,除非天天发现新漏洞。也许这就是我没有太大成果的原因吧。第三种方式确实不好做啊…行业中的领头羊制定自己的规则,呵呵,希望自己有那一天吧…
@神的乖乖 @神的乖乖, 尽量做到第二点还是可以的,在规则中优化组合,这样也能显示自己的优势。
难怪现在的企业都喜欢玩擦边球,
这个要搞明白了,发展也是很容易的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辩证法的内容。文章写的那么啰嗦。
对最后的立场十分同意。规则是必须的,但有些规则不太适宜,不太公平。
@朵未 @朵未, 有强大对方出现的时候,不适宜,不公平的规则就是被推倒重建。
文章写得很好,读着爽。
呵呵,能找到规则的漏洞并加以运用,也是一种本事。
这个社会的制度本身就不完善。
我们公司不结婚的就给房帖,一月600。一个同事结婚照都照了,但就是不跟公司说。和他老婆两人,一年也能多拿一两万块钱。
@giant888 @giant888, 是不是结了婚就只剩一份房贴了呢?那你们的规则也应该改改了。
看过《激荡三十年》,早期的国内企业投机性比较强,要向规则转化还是需要时间的
懂规则,玩规则,最后死的还是自己
呵呵~
在规则内犯规 很有意思~~
写的真好!玩规则是需要高智商。本人是大部分的那一种人。
嗯,循规蹈矩往往走不远,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学会“犯规”才行,当然是规则内犯规哈
大的漏洞都是为administrator、terminal administrator和live update故意留的,叫后门。
@某杯具 @某杯具, 规则也是,它就在那里,口出狂言,”等你来挑战!“
擦边球的刺激感
剑走偏锋,方能一招制敌。财富只站在少数人的身后。
@李木子 @李木子, 大流者永远占大多数,就看谁能掌控大流。
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却天生叛逆,就是不喜欢条条框框的一切,总是逆向的行驶!虽然还只是在上学,但一路走来却是跌跌撞撞!这是不是就是因为自己不按规则生活的代价呢!
@落花舞尽时 @落花舞尽时, 叛逆,大多是我们这一代的特色,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打破规则而打破规则”,成了纯粹的表面功夫,没有深刻体会到那些规则的意义。当碰得头破血流,才又回到原来的规则上去,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宿命
@小寒的汗 @小寒的汗, 规则要存在,必须有生存空间,不然规则会自动土崩瓦解。
@小寒的汗 @小寒的汗, 是吧!天生反骨的人!但我却是死不悔改的人!好了伤疤马上就忘了疼!
我个人认为EQ的提高对这很有帮助,规则是人定的,当然也是由人来改变的。当心社会已经不是19世纪80年代了。虽然我是80后的,但是在我感觉之前我们大多数是以做事为主,以一个人做事的好坏,做事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能力;然而当今社会,你再以以前的思想来发展的话,你只会被不停得榨取劳动力,你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做人是最重要的!而做人是离不开在规则中犯规的,一定要巧妙的运用,运用不当那只会适得其反。
@丫丫 @丫丫, 对,就是这句,做事先做人,了解人之所需,人之所想,做起事来才能顺势而为。
规则内犯规,如果真的完全被允许的话,只怕在一个不太规则的社会里面产生可怕的蝴蝶效应。。。
@Hobo @Hobo, 希望能考虑得更全面些,对于蝴蝶,也只好静观其变了。
Pingback: 互联网阅读学习经验 | 范冰的博客
为什么不设奖,奖励敢于打破恶性规则潜规则的人呢?
规则是否有可能是绝对的公平呢?
我的理解是:规则大多数时候 或多或少有利于制定规则的一方,也就是强势一方;相对于弱势一方,积极的做法只是 寻找并利用漏洞。
当弱势与强势交替的时候,也就是改写规则的时候,进化论!??
@随想漫步 @随想漫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概就是这个理儿。如果制定规则是第三方呢?比如国际象棋比赛。
也许我们到是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 当然规则也是 他有他的好处 更有他的坏处 生活在规则中的社会是不会进步的社会 生活在规则中的个人必然是平庸无为的人 所以国家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中得以进步 成大事者 更是从打破规则开始的 我不占成兰兄的说法打破规则成功率为四分之一 他甚至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功不十不易器 利不百不变法 对于几千年来由儒家思想统治的中国来说 任何一次思想的改变无不是通过变革者的生命和整个社会的长期动乱来完成的 所以改变规则的人是不平凡的人 那须要过人的勇气和百折不屈的毅力 但辩证的看又不是所有人都来打破规则的好 那样社会会变的动乱不堪 人心也会变的起伏不定
@玄淼 @玄淼, 这个思考棒了!你给规则作了很好的界定。社会总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出现推进者或变革者,而且这种速度不断加快。